
哪吒闹海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,欢迎大家分享。
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:
1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会讲这个故事。
3、体会哪吒为民着想、不畏强暴、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教学重点:
通过朗读体会哪吒的形象,学会讲故事。
教学难点:
体会“摆”“抖”等词语的准确性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新课
1、齐读课题。
2、谈话填空。
二、新授
1、自由读课文2—4自然段,思考交流。
2、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,边读边想象画面。
出示句子“他跳进大海里……也摇晃起来。”
想象画面,讨论交流。
3、学习课文3、4自然段。
(1)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(2)体会哪吒的机灵。
(3)感受“抖”字的准确。
4、看录像。
5、讲故事。
三、总结,推荐阅读。
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:
1、能有感情地、有个性地朗读课文。
2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,如“称霸一方”“兴风作浪”“胡作非为”等。
3、掌握课文内容,凭借具体语言材料,体会哪吒为民着想、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检查预习导入
1、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10课《哪吒闹海》,齐读两遍课题。
2、这一篇课文体裁是“神话故事”,板书:神话故事。第8课《蒲公英》、第9课《三袋麦子》的体裁是什么?还记得吗?
3、老师已经布置你们预习过了,这一课生字组的词你会读了吗?大屏出示,每个读一个。
4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角色?出示图片。
二、围绕“闹”字品读文章,自由阅读
(一)、学习第一自然段
1、师: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呢?齐读一自然段。
2、理解词语“称霸一方” “兴风作浪”
称霸一方:在一个地方称王,干尽坏事,无人敢管。
兴风作浪:刮起大风,掀起大浪。比喻制造事端,无事生非。
3、板书“称霸一方、治一治”,师:老师找了两个重点词语,你能把这两个词语连成一句话,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吗?想一想,东海龙王父子干了哪些坏事?
4、师: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,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,哪吒决心为民治一治他们。这也是“哪吒闹海”这个神话故事的开端。你能用“因为??所以??”再说一说哪吒闹海为什么要闹海吗?从中可以看出哪吒为民着想、敢斗邪恶的精神。板书:为民着想、敢斗邪恶
5、观看“龙王兴风作浪”录相片断。
师:学了一自然段,你认为东海龙王父子可恶吗?齐读,读出东海龙王的可恶。过渡:哪吒是怎么闹海的?让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。
(二)学习课文第二、三、四自然段。
1、学习第二自然段。
①大屏出示:默读二自然段,找出写哪吒动作的词语,用圆圈圈起来。 ②这些词和课题中哪个词联系得十分紧密?(闹) ③第三主要讲了什么?(大闹东海)
1 ④观看“大闹东海”录相片断
⑤哪吒本领大不大?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齐读二自然段。
过渡: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?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三、四自然段。
大屏出示要求:
(1)默读课文三、四自然段,找出描写哪吒动作的词语,用圆圈圈起来。
(2)练习规纳段意。
(3)想一想该怎么读?
2、学习第三、四自然段。
第三自然段:
①对动词。什么叫“机灵”? (机灵:聪明伶俐。)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几个词?
②练习规纳段意:板书:打死夜叉。
③观看“打死夜叉”录相片断。
④想一想该怎么读?(读出机灵)
第四自然段:
①龙王气得嗷嗷直叫,他会叫些什么?练读三太子的话。哪吒会怎么回答?
②对动词。
③练习规纳段意:板书:制服三太子。
④观看“制服三太子”录相片断。
⑤想一想该怎么读?(读出赞叹语气)
总结:看板书,二自然段写哪吒大闹东海,三自然段写打死夜叉,四自然段写制胜三太子,这是故事的发展。那么结果怎样呢?齐读五自然段。
(三)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。
1、齐读。
2、理解“胡作非为”。
3、规纳段意,坂书:结局
过上太平日子
4、还能用哪些词语赞扬哪吒。
三、练习讲故事。
附板书:
10哪吒闹海
(神话故事)
开端
称霸一方治一治
为民着想发展
大闹东海
不畏强暴
打列夜叉
敢斗邪恶制服三太子结果
过上太平日子
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:
1、能有感情地、有个性地朗读课文。
2、掌握课文内容,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,体会哪吒为民着想、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3、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哪吒闹海的故事。
教学重、难点:
1、课文内容,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,体会哪吒为民着想、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2、指导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感悟,体会哪吒勇敢,正义的精神。
教学准备:
CAI教学课件、磁铁板书卡片(三张:闹水晶宫、大夜叉、斗三太子)
教学过程:
一、回顾、引入。
播放龙王兴风作浪的动画影片(同时师述)
师述:上节课咱们说到那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,经常兴风作浪,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,小哪咤决心要治一治他们,为老百姓出一口气。今天,咱们就跟着小哪咤到那东海里去闹一闹,怎么样?来,咱们自由地读课文的二、三、四自然段,看看哪吒闹海给你留下怎什么印象?
二、初读课文第二、三、四自然段。
1、生自由读这部分课文
2、指名说说哪吒闹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的?
3、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了你这种感受,把它画下来,好好的读一读,待会读给大家听。
三、精度感悟。
1、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指导。
指导的重点句:
他跳进大海里,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,便掀起滔天巨 ……此处隐藏10972个字……/p>
(3)掀起:这混天绫真是个宝贝!哪吒的本领真高强!(是啊,就这么轻轻一摆,便掀起了滔天巨浪,威力无比啊!)
谁能来用自己的朗读把哪吒的勇敢、本领大表现出来。
一读:听出来了,一个勇敢的小哪吒。
二读:小哪吒一心为民,小小年纪就大闹水晶宫,可真了不起,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重现这一场景。
(个别到齐读)
2)二闹:水晶宫都晃起来了,把龙王吓了一跳,他连忙派巡海夜x上去察看,夜x从水底钻出来,他看到了什么,心里又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?出示图
学生交流
看到一个小娃娃在洗澡,心里想一个小鬼有什么了不起的。(看不起哪吒)
一点都不把哪吒放在眼里。
那么机灵的小哪吒是怎么做的?你从中又能看出什么?
学生交流,指导朗读。
一闪、取下、扔去
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11教材简析:
《哪吒闹海》是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课文内容,题材为神话故事。对于神话故事同学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那些表现正义人物战胜邪恶势力的神话故事,同学们更是能读得爱不释手,为之着迷。本文就是一个神话故事,通过本文的教学,不仅能让学生喜爱上那个为民除害的哪吒形象,更能提高学生爱看、爱讲神话故事的欲望。
目标预设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哪吒脑海的故事。
3、体会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重点、难点:学习哪吒为民着想,敢斗邪恶的精神。
一、为什么“闹”海?
师: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,思考哪吒为什么闹海呢?
师:(读完提问)你觉得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的人物?为什么?
生:横行霸道,令人厌恶。因为他们经常兴风作浪,害得老百姓都不敢下海捕鱼,如果老百姓不敢下海捕鱼,就会没有生活来源,他们就会饿死。
师:“经常”是什么意思?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?
生:“常常”“总是”“一直”。
师:也就是说,龙王父子兴风作浪,不是偶尔的一次两次,而是三天两头,一直是这样,所以才会害得老百姓根本就没办法下海捕鱼,是吗?(生点头)
师:哪吒是一个怎样的人物?
生:哪吒勇敢、能为了老百姓挺身而出,决心去治一治龙王父子。
师:同学们,你们能用“我决心——”来讲一段话吗?
生:我以前学习成绩不好,我决心以后再也不贪玩,一定要把学习搞上去。
我决心好好学习,长大后当个宇航员,就跟杨利伟叔叔一样遨游在太空。
……
师:同学们的决心真好呀!老师真为你们感动。不过,要想实现你们的目标,还得付出努力才行。那么我们想想看,龙王父子可是称霸一方,势力强大,决心治一治他们谈何容易,这不仅要有高超的本领,还要有惊人的胆量。而哪吒为了给老百姓出一口气,是下定了决心要去治一治龙王父子,真了不起。你想用什么手势来赞美一下哪吒?(生竖起大拇指)
二、怎么“闹”海?
师:哪吒是怎样闹海的?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。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故事。
1、指导学习大闹东海
(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)
师: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生: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哪吒带着他的两件法宝来到东海,把东海搅得混乱不堪。
师:把东海搅得混乱不堪,就是大闹,我给这一故事按个小标题就叫“大闹东海”,好不好?(生说好)
师:哪吒是拿什么“大闹东海”的呢?
生:两件法宝——混天绫和乾坤圈。
师:“法宝”就是神话中能够制服或杀伤妖魔的宝物。本文中哪吒的法宝就是混天绫和乾坤圈,那他的法宝厉害么?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厉害?
生:哪吒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,便掀起滔天巨浪,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了起来,龙王也吓了一跳。
(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“滔天巨浪”)
师:龙王可是称霸一方,从来只有他去吓唬别人,他还很少怕过谁,现在哪吒只是用混天绫在水里一摆,就把龙王给吓了一跳,可见哪吒的法宝有多厉害,哪吒真是本领高强呀。
2、合作学习杀死夜叉
(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根据故事内容加小标题)
师: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故事,你能为这个故事加个小标题吗?
生:这一自然段主要讲哪吒把夜叉打死了,所以我给这段加的小标题是“杀死夜叉”。
师:读读有关夜叉的句子,你觉得夜叉怎么样?
生:夜叉凶恶,草菅人命,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乱砍人。
夜叉自以为是,以为自己强大看不起只是个娃娃的哪吒。
师:面对凶恶又蛮不讲理的夜叉,哪吒又表现得怎样?(生回答:机灵)
师:你从哪儿感受到哪吒的机灵?
生:一闪、躲、随即取下、扔去……
3、自主学习制服三太子
(学生自学。)
师:给这个故事加小标题,思考龙王三太子来时是怎样?结果又怎样?
生:我加的小标题是“制服三太子”,三太子来的时候是“气冲冲”而来,一心想擒住哪吒,好兴师问罪,结果却被哪吒一下就制服了,只好现出了原形(一条小龙)。
4、复述故事
同学们,根据你自己列的小标题以及对重点词语的理解,一起来复述这三个故事吧。
三、“闹”海结果怎样?
师:哪吒闹海的结果是怎样的呢?
生:东海龙王父子从此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。
师:谁来描述一下当时老百姓欢呼的场景。
师:哪吒是为谁而去闹海的呢?
生:为了老百姓,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太平的日子。
师总结:可见哪吒有多么善良、多么正义、多么伟大呀!正是由于哪吒对老百姓的那份真诚的“爱”,才促使他勇敢的去闹海的。
四、拓展延伸
1、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给父母听。
2、搜集有关哪吒的故事,展开故事比赛。
教学后记:
本文的教学主要围绕一个“闹”字,提出三个问题,即为什么“闹”海;怎么“闹”海;“闹”海的结果怎样?层层递进,从而突出哪吒敢斗邪恶的形象。而哪吒敢于挺身而出,其原因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日子,即哪吒“闹”海是基于对老百姓的爱。正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老百姓,所以才会不畏危险,勇敢“闹”海。
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,我特别强调东海龙王父子的无法无天、老百姓受苦之深,从而反衬哪吒的英勇。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,我不是一味地采取师问生答的形式,而是采用由易到难、先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,先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故事的方法,再合作讨论,最后让学生自主研究,这样更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;在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时候,要突出课文的主题,那就是哪吒对老百姓的“爱”。
我注重教学的拓展延伸,让学生不仅从课文中学到知识,受到教益,同时也能通过课文的教学,去研究课文以外的更深层次的知识。